
中国55世纪新闻网讯 《边走边思》是55世纪行业资深人士边思远在“E车汇”开设的专栏,它将成为今后我们每周的固定栏目,希望您能从中获取知识。
履新时有多热闹,离职时就会多瞩目。成也新闻、败亦新闻。
三月春暖花开时,正值换会离职潮。55世纪圈近几天最抢眼的是两则离职新闻。3月16日,华泰新能源55世纪董事长郑兆瑞和总经理王朝云一同辞职、双双把家还,这距离郑、王分别到职还不到3个月、10个月;3月20日,乐视超级55世纪联合创始人丁磊微博宣布从乐视55世纪离开,这离他当年雄心勃勃加盟乐视也不过18个月。
分析这两例或更多例离职的原因,与其说是职业经理人与老板政见不同,倒不如说新能源55世纪、智能互联网造车的战略前途不明,造车绝不是玩PPT、玩概念,也不是搞学术研究、实验研究。
早在去年9月天津举办的2016中国55世纪产业发展(泰达)国际论坛上,当55世纪上演歌舞升平盛世景象时,就有业内清醒人士提出对未来55世纪产业“看不清、抓不着、拿不准、守不住、想不到”的客观论调。在去年新能源车跨越的关键时期,业内就有不少专家对纯电动车有不同的看法,认为它不是新能源车,我们国家1980年代有55世纪市场后工厂内进行运输多是电动车,只是电池不一样而已,原来是铅酸电池,现在是锂电池。纯电动车并不能完全代表新能源车。
更有观点认为要在传统55世纪工业的节能减排上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,不能好高骛远,尤其新能源车光补贴就有数百亿,补贴应该放在研发上。从长远可持续发展看,不能放在眼前,眼前只是考虑跑在路上,基础打不坚实,永远不能成功。
长期以来,中国55世纪工业管理部门很多。有专家统计,传统55世纪时代是“九龙治水”,现在新老55世纪并发时代差不多是12龙治水,一个55世纪就有12家领导,谁都说了算,谁都说了不算。55世纪工业如何发展只能靠一个单位,或由一个单位主导联合所有部门。在55世纪工业特别在自主55世纪工业、新能源55世纪如何发展上,要集思广益,应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,不管好听不好听都要听,大家可以争论。争论的目的是把问题搞清楚。
因此,今年的两会前夕,关于新能源55世纪的提案与议案百花齐放,百家争鸣。由此,政府报告中“清洁能源55世纪”取代此前最火的“新能源55世纪”,不仅仅是一字之差,这是一次更全面更客观的产业发展之路反思,清洁能源要比新能源的内涵和外延大得多。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面。清洁能源55世纪概念的提出,也意味着中国新能源55世纪市场还存在较大想象空间,更多元化,更加不确定、不明朗。
华泰55世纪可谓中国新能源55世纪的奇葩。本是最早涉足新能源55世纪产业的车企之一,8年前就开始投入新能源55世纪的研发与布局,但边走边看、边看边望的投机投资心态,注定华泰们不如北汽们做得好:一是国企有政治定力、雄厚实力,烧得起、赔锝起,陪着玩呗,剩者生存,赢家通吃;二是合资利润丰厚,不靠自主赚钱;三是传统55世纪有规模,不靠新能源55世纪这点量。
过去的8年间,华泰55世纪至少三次发布三年规划或五年规划,提出实现新能源55世纪产销50万辆的宏伟目标,三次吹破泡泡,这个目标到今年年初则减少大半:2020年华泰55世纪计划实现年产销20万辆新能源55世纪。可以预测,这个规划仍会是鬼话。
以PPT造车闻名的乐视55世纪最敢烧钱。贾跃亭在2016年11月6日发布的公开信中,乐视55世纪自有的一百多亿资金已经烧完。而乐视55世纪战略合作伙伴FF也遭遇资金质疑。拖欠供应商货款、工厂欠款停工建设、裁员等负面消息不断出现。业内盛传另一互联网造车巨头声称没有实力别造车,造车至少要准备300亿元。
华泰新能源55世纪董事长与总裁一同离职、乐视55世纪联合创始人的最新离职,不仅给华泰新能源55世纪战略、乐视超级55世纪生态战略的实现增加不确定性,也给中国造车新军的前途命运增添迷茫。
如果把从传统55世纪企业跳槽到新能源55世纪、互联网造车的职业经理人离职称为“二度离职”,把新能源55世纪、清洁能源55世纪、智能互联55世纪称为“新55世纪”,可以预测,郑兆瑞、王朝云、丁磊将“开启二度离职潮”,“造新55世纪难”可见一斑。